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如何准确理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0-4-10 11:15:53   点击:次   【打印】【关闭

 

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可表达如下:它是为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生态功能提升的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原理,对长期受到高强度开发建设、不合理利用和自然灾害等影响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受损退化、生态功能失调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下降的区域,采取工程和非工程等综合措施,对国土空间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生态整治、生态重建、生态康复的过程和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查明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病症、病因和病理的基础上,进行物种修复、结构修复和功能修复。其对象是受损生态系统,目的是维护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采取的路径包括自然修复和社会修复的双重修复。例如陡坡地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既包括退耕还林还草的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等社会修复,也包括植树造林等自然修复。再例如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既包括了对因采煤塌陷而受污染土地的环境修复以及生态破坏的修复,也包括对由此引发的失业、经济转型等的社会修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具有修复规模大、区域性强、工程类型多、技术复杂、修复时间长、治理措施综合和综合效益显著等基本特点,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从总体上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是生态系统整体平衡,而不是针对环境要素进行的技术主义治理。因此,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系统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修复等多层含义,最终要求实现区域内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2)整体性。改变传统单一治理手段导致的割裂模式,将各个方面需求统一纳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中,强调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3)综合性。涵盖国土空间内的所有自然资源,将所有自然资源纳入修复范畴,调和趋于失调的人地关系,整合现有分散的自然资源治理手段,推进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修复。4)地域性。地域分异规律导致的地域间自然资源本底、社会经济差异、生态足迹和资源承载能力的不同,使得生态保护与修复侧重点各异,需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地、适时、适宜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手段才能予以有效解决。5)尺度性。与一般的主要集中于地块层面的环境生态修复不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具有显著的尺度性。不同的国土空间尺度,有不同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容。例如在国家尺度,主要是对影响国家安全、跨省区、江河流域等大尺度生态系统受损问题进行修复,多年来国家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区重要防治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都是国家尺度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在地方尺度,主要是针对小流域、功能区和社区等尺度的生态系统受损问题进行修复;在地块尺度,主要是以国土空间规划的单元为对象,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受损修复。
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1)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修复。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修复就是针对国土空间格局受损和退化的状态,通过结构、强度、用途、布局等方面的生态修复,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更加合理持续安全的空间结构,筑牢国家生态安全防线。
2)国土空间生态基础网络修复。生态系统基础网络是维护生命土地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基础,是城乡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保障。例如廊道、绿道和遗产廊道等都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基础网络。通常,生态廊道指的是不同于周围景观机制的线状或带状景观元素,是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结构要素。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廊道包括廊道的连续性、数目、构成、宽度与景观过程的关系等。生态廊道的另一层含义是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例如,交通设施被认为是导致景观破碎化、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人们开始对人工基础设施采取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来维护自然过程和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并将此类人工基础设施称为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或者绿色基础设施。
3)国土空间生态景观修复。国土空间生态景观是自然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多维生态网络复合体,是国土空间表层的生态联系。它强调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耦合,以及天地生人之间的融洽性。通过对国土空间生态景观破损的修复,提升国土空间生态景观功能,维护国土空间生态景观的健康和美学价值。
4)国土空间要素综合修复。对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要素,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破什么修什么的思路,统筹各要素进行综合治理。重点开展诸如矿山复垦修复、水土保持防治、退化土地修复、水环境恢复、地下水整治修复、沙漠化防治、盐碱地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等,让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的疮疤得到系统修复。它需要有效协调各个修复主体的关系,确保国土空间各生态要素得到系统修复,避免某一生态要素过度修复,其他要素修复不足等现象。
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工程类型
目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研究刚刚开始,对其分类尚未形成共识,国家层面也缺乏统一的分类界定。按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象和所采取工程措施的差异,可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工程类型划分如下:
1)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主要修复对象是矿山地质生态系统,如矿山环境土体重构工程、景观地貌重塑工程、塌陷地水环境修复工程等。
2)水环境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主要修复对象是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如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等。
3)退化污染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主要修复对象是退化土地生态系统,如水土流失生态修复工程、土地沙漠化生态修复工程、土地盐碱化生态修复工程、土地污染生态修复工程、废弃土地生态修复工程等。
4)海洋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主要修复对象是海洋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海岛生态修复工程、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等。
5)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生态修复工程。主要修复对象是生物和景观生态系统,如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工程、景观生态修复工程等。
6)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其修复对象具有区域性、丰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将湿地、草地、林地等统筹纳入重大工程,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修复。
7)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工程。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比,国土综合整治主要是治未病的,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更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国土综合整治主要采用调查、评价、规划、开发、利用、改良、治理、保护等综合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进行恢复,而较少采用直接的物理化学生物措施。
8)城乡居住地生态修复工程。主要修复对象是城乡居住地生态系统,以人为干扰为主,强度和频率大,变化迅速,是一个由自然要素、社会要素和人类要素复合而成的网络结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和价值流都更为复杂,其中可分为城镇居住地生态修复和乡村居住地生态修复等。

Copyright © 2012-2013 濮阳市土地和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3019077号       
地址:濮阳市建设中路184号   电话:0393-6182158   邮箱:pystdhchxh163.com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