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开发利用淤泥资源是濮范台试验区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之路想
发布时间:2013-10-10 09:16:20   点击:次   【打印】【关闭

 

 
开发利用淤泥资源是濮范台试验区
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之路想
 
 
 
 
 
穆伟 李建军
 
 
  开发利用淤泥资源是濮范台试验区
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之路
穆伟 李建军
长期以来,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濮范台实验区)范围内,突出表现为“三多”,即;引黄工程多,积淤泥沙多,占压土地多。尤其是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以来,引黄量逐年大幅增加,沉积泥沙与占压土地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开发利用淤泥资源,科学节约使用土地,是我市人大领导及省人大代表十分关注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和实验论证,结合本地实际,穆伟同志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科学做法,并被河南省第十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列为第801号议案。
濮阳市所辖的濮阳、范县和台前沿黄三县被国务院确定为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实验区,长期以来承担着黄河安澜、金堤河泄洪的艰巨任务。台前县为国家级特别贫困县,范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濮阳县为省级贫困县,三县总人口18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7.2万人。2011年三县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6.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公共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79.7%、39.5%、90.9%、80.9%,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8%、23.5%、83.8%、75.1%,濮范台三县有可能成为全市、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短板。《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提出支持建设濮范台试验区,以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濮范台三县临黄大堤以北、金堤以南区域是黄河滞洪区,也是濮范台试验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土地和人口均占濮范台试验区80%以上。如何加快该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探索“两不三新”的扶贫开发新路子,经认真调研和广泛征询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开发利用淤泥资源生产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
一、濮范台实验区内淤泥资源及占压土地情况
“一碗河水,半碗泥”是黄河水的真实写照。濮范台三县属于沿黄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以黄河水为主,大小河段每年都要沉积大量的黄河淤泥,黄河淤泥成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是,多年来黄河淤泥问题也是利用黄河水的难点所在,为能正常利用黄河水,减小下游渠道的淤积,濮范台实验区内设有九个引黄灌区,新规划建设5个水库和一个引黄入冀工程,每年引黄量19亿立方米,沉积黄河淤泥285万立方。
黄河淤泥资源,也涉及到宝贵的土地资源。自1984年濮阳市成立至今,在渠村引黄灌区,已建成和运用了9方沉沙池。每方沉沙池占用耕地2000~3100亩不等,投资约1600万元,使用年限约3~4年,每年补偿群众235万元,清淤费用400万元,9方沉沙池先后共占用耕地25100亩。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给市、县两级政府带来很大财政负担,如果每方沉沙池的淤泥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烧结新型墙体砖,仅需1方沉沙池先淤后烧、烧后再淤循环使用,可以大大节约土地资源。每方沉沙池节约的土地约3000亩,一年夏秋两季可收粮食450万斤,九方沉沙池可见一斑。
二、开发利用淤泥资源有利于改善居住条件、推进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我市城镇化建设“13363”框架布局已经开始实施,除一个中心城区外,后四个指数濮范台实验区占75%还多,2030年以前将建成193个农村新型社区,加之搬迁扶贫战略的实施,建筑规模空前绝后,建筑材料十分紧缺。每年285万立方的淤泥资源,如果能得到科学利用,可以制成14.6亿块新型墙体材料砖,可建设14.7万套90㎡保障性住房。濮范台实验区是资源缺乏和经济欠发达的平原地区,新型墙材供应紧张,价格虚高。这一地区无煤矸石和页岩,蒸压粉煤灰资源十分匮乏,如用这些材料发展新型墙材需要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山区购买,运距长,成本高,造成砖价飞涨,群众承受不起。而黄河淤泥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不应该放着家门口的资源不去利用,使其成为土患。匮乏的资源勉强使用如无米之炊,丰富的资源却要淘汰禁止是舍有求无、舍易求难、舍近求远。黄河淤泥是濮范台实验区内唯一可利用的资源,若得不到合理开发,三县建筑市场将无替代产品,直接影响濮范台试验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黄河淤泥是一种大自然废料,量大面广,如果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生产新型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局部再生,就地补充,循环利用,变害为利,还可以消化濮范台实验区内河道淤泥,解决利用黄河水的难题,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
三、开发利用淤泥资源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符合国家、省相关政策规定
黄河淤泥是濮范台实验区内群众最富有的天然资源,如果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将是一种废品和负担,为合理解决黄河淤泥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河南省政府多次出台政策支持利用黄河淤泥资源生产新型建材。2007年,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联合下发了财综〔2007〕77号文件,将河道淤泥列入了《新型墙体材料目录》。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16号),鼓励利用河道淤泥为原料开发、生产新型墙体材料;2012年6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第148号令再次重申了这项要求。2012年4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新国标将淤泥墙体材料列入了新型建材目录。现在,黄河淤泥生产的新型建材已在山东、山西两省得到确认并推广。
为加快濮范台实验区建设,2012年7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12〕69号)出台,文件指出“濮范台实验区要综合运用各项政策,综合开发各种资源,综合调动各方力量。坚持先行先试,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给予了濮范台实验区积极政策支持,并提供了宽松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环境。
省住建厅为了支持濮范台实验区建设,与濮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特别提出了“从上级政策中寻找支持濮阳加快濮范台实验区建设的政策机遇”。
综上所述,开发利用黄河淤泥资源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既符合国家及相关部门政策要求,又符合濮范台实验区的实际情况,而且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可收一举五得之效,即“取土制砖、利废资源、疏浚河道、保护耕地、群众挣钱”。这个问题既是资源问题,也是土地问题,既是建材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濮范台三县即是试验区,又是贫困区,还是资源严重匮乏区,因此我们建议:
1、濮范台试验区地理位置特殊,不适用豫建墙〔2011〕16号文件规定,按照省人民政府第116号令节地、节能、利废和环保的原则,在濮范台试验区内落实国家政策,采取特殊措施,先行先试,禁黏不禁淤,允许生产、使用以淤泥为原料的新型墙材。
2、组织省直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到濮范台试验区实地调研,对这里的淤泥沉积、建筑材料资源、建筑市场、城镇化建设、扶贫开发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决策。
3、在濮范台试验区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若干新型墙体材料厂,以消化年均285万方的河渠淤泥,疏浚河道、补充市场、平抑砖价,为濮范台试验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条件。
4、落实国家《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财综〔2007〕77号文)和《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新国标,对利用黄河淤泥为原料的生产企业进行确认,对其产品准予进入市场。
 
 
濮阳市国土资源局
二0一三年元月

 

Copyright © 2012-2013 濮阳市土地和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3019077号       
地址:濮阳市建设中路184号   电话:0393-6182158   邮箱:pystdhchxh163.com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