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通知公告
濮阳市土地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9-7 11:00:08   点击:次   【打印】【关闭

 深入贯彻五个国土  全面创新办会工作

 

 

 

 

 

 

 

 

——濮阳市土地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工作报告濮阳市

土地学会理事长 李志玺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会员、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受濮阳市土地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委托,由本人向大会报告一年来的工作和下步计划,请审议。    一、工作完成情况一年来,濮阳市土地学会在省土地学会和市国土资源局、市科协、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以服务土地管理中心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学术研讨、科学普及和咨询服务等活动,经学会工作人员、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一)加强自身建设,有序开展工作一是按期召开会议。2015年7月17日,学会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对2014年学会工作和财务收支情况做了总结报告,对增加的会员人选、专家库人选和“土地、经济、发展”有奖演讲比赛活动等事项进行表决。二是加强会员登记管理。为加强会员管理,建立和完善会员会籍档案登记管理制度,我会主动联系70个团体会员、201个个人会员,对会员信息进行详细核对和完善,收集个人会员照片,发放个人会员证书,建立会员管理台账,及时吸纳新会员和清退不符合学会条件的会员。三是完善内设机构。为适应国土资源发展新常态,给会员和社会提供更好地服务,经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学会增加了河南省中厦集团置业有限公司、濮阳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处、濮阳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濮阳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等四个单位为理事单位。(二)搭建学术平台,促进研究交流一是开展普法临帖活动。2015年12月至今年6月,为推进法治国土建设,提高系统内干部职工和广大会员的业务法律水平,鼓励练好钢笔字,与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开展了“普法临帖、每日一页”活动。全市共有260余人参加了此项活动,经综合评比,1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该项活动激发了系统内干部职工和广大会员学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动力,提高了操作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练习硬笔书法的兴趣,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二是开展课题研究。学会充分发挥学术平台的作用,与市国土局有关科室、县(区)局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其中,与市国土局合作完成了《濮阳市八大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现状研究》课题,课题成果获2015年度省国土资源调研成果贰等奖,获市政府2015年度实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壹等奖,得分在全市164项优秀成果中排名第一,成果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土地》上发表。穆伟同志主持完成的《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地 ▪ 水 ▪ 泥 ▪ 风 ▪ 光”立体综合生态开发利用研究》课题,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何雄亲自批示并督促按照课题建议实施开发,现已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局专项督办事项。如能成功开发建设,不仅为濮阳开发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同时也将成为华中地区“创新节地技术、土地纵向开发、综合利用能源”的样板项目。(三)密切联系国土,全面做好服务一是做好信息服务。为让会员及时了解我市土地出让情况,学会工作人员及时搜索查询市国土局和各县国土局宗地出让信息,2015年6月-2016年6月,及时将76宗出让土地的出让条件、竞买要求以及出让后的竞得人、成交价格等信息以短信方式告知会员单位;同时,在学会网站上随时更新公布。二是承担土地业务评审。学会始终坚持优质服务和服从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原则,积极组织土地业务评审工作。共组织了濮阳县城东区、城南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调整成果验收、范县王楼乡等三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方案及规划实施影响评价、清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暨允许建设空间布局局部调整方案、范县2013年第五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新区区位调整方案、濮阳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规划等五个专家论证会。三是全面监测国土资源新政和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学会网站及时更新公布。(四)办会工作得到省土地学会的高度肯定在7月13日召开的河南省土地学会2016年度学术交流会上,省土地学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省土地学会丁宏俊理事长从领导重视、办会规范、学术平台建设完善、主动发挥参谋纽带作用、学术活动形式多样和课题成果多且质量高等6个方面对濮阳市土地学会进行了表扬。在了解到穆伟同志主持的《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地·水·泥·风·光”立体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成果被市委书记何雄批示,并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局专项督办事项的消息后,非常高兴,认为这应是省学会和各市、地学会学习的榜样,应是学会创新课题研究、发挥参谋纽带作用努力的方向。总的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濮阳市土地学会紧紧围绕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会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能力水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办会工作新要求;二是学会的自我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专项活动开展还有待完善;四是学会主动争取承担政府转移的社会职能还有待拓展。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办会面临的形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国土资源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转变和新困难,给学会工作带来了新任务、新挑战和新机遇。(一)中央给办会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今年5月30日,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与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七大常委悉数参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并强调“学术团体要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学普及放在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团结引领服务工作要有新突破、新作为”。(二)省科协、省学会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在今年省科协组织的全省学会学术工作会议上,省科协要求,全省各级学会要坚持“推动创新、强化服务、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恵共亨”的工作理念,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实施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试点工作。二是在今年全省土地学术年会上,省土地学会对学会创新发展提出了以下两点要求:一要坚持“四个服务”。从实际出发,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上下功夫,切实履行好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二要推进“三型”社团建设。全面推进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学会建设,在增强凝聚力、扩大覆盖率、提升创新力上大胆探索,大胆改革,努力把学会真正建设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土资源工作出现了新转变一是土地管理理念正从“一家管、多家用”的国土资源“监守人”、“管理者”向社会共同治理的国土资源“守夜人”、“服务者”转变,管理手段正由粗放向精细、专业向综合、单一向系统治理转变。二是用地需求正由高速增长向缓中趋稳转变。三是土地供给正由单纯注重新增计划向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转变。四是土地利用正由铺张浪费、无序扩张向节约集约、优化空间格局转变。五是土地配置正由行政管控向市场决定转变。六是耕地保护正由单一强调数量保护,向更加注重“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和质量建设与生态和谐转变。七是执法监管正由国土部门的单打独斗向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四)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着新难题国土资源队伍建设方面:面对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国土资源队伍体制不适应、机构不适应、能力素质不适应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国土资源业务职能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转型,国土资源业务工作面临的难题越来越突出。一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困难,建设用地大部分还需占用耕地,耕地保护压力有增无减。二是用地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国土系统需肩负保障新业态用地需求和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双重重任,支撑保障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受大环境影响,实体经济下滑,土地总需求下降,产业集聚区土地低效利用明显,房地产用地、工业用地去库存困难,节约集约用地任重道远。四是地方政府对有限的招商引资项目更加珍惜,政府外部经济性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相应增加,土地执法监管依然困难。(五)办会工作赋予了新定位在全省学会学术工作会议上,省土地学会着重强调了学会工作新定位,详细解读了“学会”与“协会”的不同。学会的办会宗旨是服务,办会目的是促进科技公益事业的发展;而协会的办会宗旨是管理,办会目的是协调推动行业发展。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一是来源不同。学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协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二是属性不同。学会代表的是科技工作者的利益,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协会代表的是企业的利益,为企业服务。三是工作任务不同。学会的工作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是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协会的工作任务是促进企业和行业间的交流和管理,维护企业利益。四是主管部门不同。土地学会的领导部门是科协,挂靠部门是国土部门,登记部门是民政部门;而协会的领导部门是对应行业的政府职能部门。    三、下步工作计划“十三五”是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6年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以供给侧为引领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受大环境影响,国土资源工作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和新挑战。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了“五个国土”建设的新理念和“六抓战略”举措。“五个国土”建设既是一种指导思想,又是一种顶层设计,是全省国土资源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风向标,为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土地学会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绘好了奋斗蓝图、提供了工作遵循。“六抓战略”是省国土厅从关键问题、重点难题、制度机制入手,为全省国土系统破解工作难题,教的法子、指的路子。结合我市实际,濮阳市土地学会将认真学习领会“五个国土”精神,深入贯彻“六抓战略”举措,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坚持服务为根本,全面改革创新办会工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主动承接政府下放职能,积极衔接政府购买服务,为国土资源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主要开展好以下几项工作:(一)立足国土,认真做好土地学术研究工作土地学会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开展土地学术交流,普及土地科学技术,研究解决土地管理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要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切实转变观念,发挥优势、拓宽思路,立足土地、开拓创新,针对土地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新办法,争取新业绩。积极组织会员开展一批符合本地实际、切实解决问题的课题研究。(二)积极主动,认真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我们将发挥学会地位特殊、人才聚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发挥民间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网站作用,及时更新新政、土地出让信息,做好新政转载、节日问候、信息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学会网站知名度,增加学会网站的点击率,做到与省学会、市国土局网站的有效链接。二是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团体优势,积极开展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培训活动,帮助学员掌握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不断为提高会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服务。三是积极宣传普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时为理事单位、会员单位提供法律服务。四是继续服务全市土地业务评审工作,探索拓展业务范围。(三)相互勾通,不断加强内外交流工作我们秉承开放办会的理念,加强学会内部及学会与外界的交流。一是加强学会内部的交流。会员应牢固树立参与学会、热爱学会、奉献学会的理念,积极参与学习、科普宣传、咨询等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学术活动,团结和吸引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关心和支持土地管理事业,活跃土地学术氛围,积极支持和鼓励会员广泛参与土地学术研究和论坛,使学会会员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进步。二是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会不只是我们会员聚集、研讨、学习的地方,更是我们会员与外界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应加强与省内兄弟学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国土资源相关的单位和民间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推荐在土地学术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对外交流,不断增强各方面开展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在对外交流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荐人才。各位理事、各位会员、同志们,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要在省土地学会、市国土局的领导下,在市科协、市民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国土资源新要求、新部署上来,全面贯彻“五个国土”,认真践行“六抓战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工作,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为会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概念说明:
五个国土:改革国土,开放国土,责任国土,安全国土,模范国土。六抓战略:一是抓关键,培养造就合格的一把手队伍。二是抓体制强基层,建立有力的保障体系。三是抓班子带队伍,建设模范国土队伍。四是抓纪律定规矩,讲程序转作风。五是抓重点破难题,服务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六是抓创新,行政、经济和市场手段并用,拓宽服务领域。
Copyright © 2012-2013 濮阳市土地和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3019077号       
地址:濮阳市建设中路184号   电话:0393-6182158   邮箱:pystdhchxh163.com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