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市局创意设计的雕塑作品《健初探油》被中国地质博物馆正式收藏
发布时间:2013-12-18 10:48:38   点击:次   【打印】【关闭

2013年12月11日上午10时,濮阳市国土资源局为纪念“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而创意设计的雕塑作品《健初探油》捐赠仪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七楼贵宾厅隆重举行。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郭公民出席捐赠仪式并讲话。孙健初之子、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贾跃明率领导班子出席捐赠仪式。
孙健初1897年8月18日生于濮阳县白堽乡后孙密城村,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大学采矿系,曾赴美国进修石油地质专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孙健初挑起重担,到玉门找油,于1939年10月拿出《甘肃玉门油田地质报告》。根据孙健初建议,定位于老君庙的一号钻井在钻到115.5米深处即发现油层。这是我国勘探发现和开采的第一口油井,孙健初因此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195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石油工作会议上,孙健初被推选为会议主席。1950年8月他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被周恩来总理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10月,孙健初主持开办新中国第一期石油地质干部训练班,学员们都成为我国石油地质界的中坚力量。1952年11月,孙健初因煤气中毒不幸逝世,终年55岁。
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穆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根据当年孙健初野外勘探实景照片创意设计了《健初探油》雕塑作品。作品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青铜材质《健初探油》主题部分,以斑驳的金属美感还原孙健初当初在戈壁滩骑着骆驼,顶着风沙,砥砺前行,探寻石油的历史沧桑感。孙健初头戴礼帽端坐驼背上,以突出其学者气质。高昂的额头、远瞩的目光,让观者感受到他是在探寻科技救国的路径和民族复兴的梦想。他左手握罗盘,右手握半卷状地图,右侧包内斜插一把地质锤,腿边还放有印着勘探二字的包裹。骆驼左前腿向后弯曲,右腿向前迈出,呈行走状态。第二部分为黑檀木浮雕《开门人》基座部分。木质浮雕以孙健初先生当年的真实照片为蓝本,再现了祁连山下、玉门油田建设时期安营扎寨的真实场景,背面以阳雕铭文作具体说明。
整尊雕塑力图还原孙健初不畏艰险、不甘落后的爱国奋斗历程,并以此激励后人秉承先贤理想,继续前行,再创辉煌,其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后,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孙健初这位石油泰斗的光辉形象。

捐赠仪式现场 

中国地质博物馆向濮阳市国土资源局颁发捐赠证书

穆伟副局长汇报创作思路及创作历程

中国石油奠基人孙健初铜像 

Copyright © 2012-2013 濮阳市土地和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3019077号       
地址:濮阳市建设中路184号   电话:0393-6182158   邮箱:pystdhchxh163.com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